浙江苍南,浙江最南端的小城,拥有独特的方言文化,却以篮球为纽带,将不同语言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在浙BA城市争霸赛中,篮球不仅成为这里通用的语言,更见证了苍南人团结拼搏的精神。
8月19日,苍南队在主场以92:81战胜丽水队,成为首支战胜市联队的冠军队。8月24日,他们在客场以69:58击败衢州队,两连胜的佳绩让“浙江以南,苍南最强”的口号在浙BA赛场上回荡。
苍南,这座坐落在浙江最南端的小城,拥有6种方言,差异极大,犹如“外语”。然而,篮球的普及打破了这里的“语言壁垒”。8月19日,苍南城市争霸赛首个主场,记者在前往场馆的路上,听到滴滴司机陈师傅自豪地说:“在我们苍南,大部分人都会说闽南话!”
据了解,苍南有85万常住人口,其中瓯语、蛮话、闽南话、金乡话、蒲城话、畲语6种方言交织,彼此差异极大。更有趣的是,苍南还藏着全国罕见的“方言岛”,城墙内的人说着独有的方言,城墙外却是截然不同的语调。
然而,这个夏天,篮球成为连接不同方言的纽带。比赛日的阵仗、球迷的热情、球员们的拼搏,让篮球成为苍南的一件大事。35岁的曹桂苹是苍南队的忠实粉丝,她说:“看球的时候,根本没觉得是跨省,大家都是‘南哥’的球迷!”
苍南的篮球文化深厚,南宋时期就涌现出400多名文武进士,其中7位武状元。如今,篮球成为这座武术之乡的新名片。669座标准化篮球场覆盖苍南所有乡镇,篮球成为每个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。
灵溪一中是苍南篮球人才的摇篮,近三十年深耕篮球教育,培养了前男篮国家队队员吴前以及苍南队主力队员方瑜、尹城、王正尧等。苍南县篮球协会秘书长黄品曙表示,他们致力于为不同年龄段的篮球爱好者搭建平台,让篮球文化在苍南蓬勃发展。
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,是热血的武术之乡的另一种表达。在苍南,篮球成为连接不同方言、不同文化的纽带,传承着“苍海纳百川、敢为天下先”的苍南精神。